今年的冬至日,格外寒冷,南京也不例外。我漫步在下关的老巷里,天空灰蒙蒙的,巷子里弥漫着一种沉静而古老的气息。突然,一阵香甜的味道飘入鼻尖,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我顺着香气寻去,转角处,一位老婆婆推着三轮车,车上放着一个圆形的大箩筐,里面衬着干净的白布。白布下,隐约露出金黄的色彩。我走近一看,原来是桂花糕。那香气瞬间浓郁起来,在整个巷子里弥漫。
婆婆笑着揭开白布,露出金黄的桂花糕。她拿出下一块递给我:“尝尝吧,暖和暖和身子。10块钱4块。”
我接过桂花糕,轻轻一咬,软糯香甜,每一口都充满了桂花的香气。那味道仿佛让我置身于秋日的桂花丛中,感受着桂花的芬芳和温暖。
“婆婆,这桂花糕太好吃了,您是怎么做的?”我忍不住问。
老婆婆微微一笑,开始讲述起桂花糕的制作过程。原来,制作桂花糕需要精选优质的糯米和粳米,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浸泡数小时,再磨成细腻的粉浆。接着将粉浆倒入特制的模具中,撒上一层新鲜的桂花,最后放入蒸笼里蒸熟。蒸好的桂花糕软糯适中,香气四溢,让人欲罢不能。
听着老婆婆的讲述,我仿佛看到了她辛勤制作桂花糕的场景: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厨房,老婆婆便开始忙碌起来。她精心挑选着每一粒米、每一朵桂花,用心搅拌着粉浆、调制着馅料。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她对这道美食的热爱与坚持。
“这桂花糕不仅是我们家的美食,也是我们与亲友分享的喜悦。”婆婆说,“每当有人来访,我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份桂花糕,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。”
婆婆说,做桂花糕看似简单,但却需要用心和耐心。只有真心对待食材和制作过程,才能做出美味的桂花糕。”
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婆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。她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家族的美食文化,也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。她的脸庞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,双手灵巧地操控着制作工具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熟练和精准。她对待每一块桂花糕都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细心呵护。
告别婆婆后,我继续在巷子里漫步。寒风依旧凛冽,但心里却因那块桂花糕而暖洋洋的。那不仅仅是一块小吃,更是一份传承、一份情感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。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的味道,也让我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。
回到家后,我开始尝试制作桂花糕。按照婆婆教给我的方法,我认真地准备食材、搅拌、蒸煮……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和激动。终于,在几个小时的努力后,一块块金黄的桂花糕呈现在眼前。
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自己制作的桂花糕,那味道虽然没有婆婆做得那么完美,但却充满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。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制作美食的经历,更是一次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。每一口都凝聚了我的努力和汗水,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